第四百四十章:大明的困境!风气!_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顶点小说 >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 第四百四十章:大明的困境!风气!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四百四十章:大明的困境!风气!

  ‘太子这都看不明白?’

  胡惟庸微微错愕,紧接着,想到了什么,便明白了。

  以太子的才智,理应能看出,朱四郎行为所表现的意图。

  之所以看不明白。

  因为太子是储君!

  是未来大明的皇帝。

  太子打心底里认为,他给朱四郎的尊重,已经足够了。

  但他不能直接与太子明说,得迂回提醒太子。

  胡惟庸眼珠子微微一转,拧眉道:“太子可注意到,燕王与陛下说话时,如何自称?”

  朱标微微皱眉。

  回想一路而来,朱棣和朱元璋谈话情景。

  “孩儿……”

  话音刚响起,朱标好似已经意识到什么,眼底失望之色一闪而逝。

  老四对父皇自称孩儿,而非儿臣。

  也就是说,在老四心中,他已非大明之臣,只是父皇的儿子。

  燕藩是燕藩。

  大明是大明。

  至于对他含糊其辞。

  都想通关节之处,他又岂能不知,老四含糊其辞的原因。

  如果大明想要老四的岸防炮、水泥就得拿出等价的东西交换。

  老四要和他,亲兄弟明算账。

  他对老四还不够好吗?

  难道,真要他亲手杀了常茂,把北征发生的那些,一定会影响他的事情搬到台面上,老四才满意?

  一刹那。

  朱标控制不住有些生气。

  当初父皇忙于打天下。

  他协助母后,长兄如父般教导老四他们。

  他实在难以接受,老四刚刚翅膀硬了,就摆出一副与他亲兄弟明算账的姿态。

  ‘罢了……’

  朱标失望摇摇头,转而看向胡惟庸二人,“今天的事情你们知道就行了。”

  胡惟庸、吕本领命后,从朱标书房出来。

  胡惟庸亲切的替吕本推着轮椅,吕本观察着燕王府的建筑风格。

  不够精雕细琢。

  更有些像汉唐时期,生产力落后、低下时,整体建筑风格偏向粗犷恢弘。

  某刻,收起欣赏思绪,确定走远了,扭头往朱标书房看了眼,唇角渐渐浮现笑意,“胡相,经此之后,太子爷恐怕会很生气,很失望吧!”

  他们心心念念想破坏朱四郎和太子的兄弟关系。

  进而促成太子为首大明与朱四郎燕藩反目成仇。

  没想到,朱四郎不知死活,脾气还挺傲,竟然主动和太子、和大明脱钩切割。

  离了大明,他朱四郎不足为惧!

  胡惟庸笑笑。

  现在的情况,的确很好。

  不断的胜利和取得的成就,显然让朱四郎有些膨胀了。

  “吕大人,吾等大事可期!”

  吕本含笑点点头,两人来到一颗芭蕉树下停下。

  吕本伸手戳了戳宽大翠绿的芭蕉叶,看着上面结出的青绿芭蕉,“胡相,朱四郎那种岸防炮咱们要搞到手,咱们应该学朱四郎那些提升实力的奇淫巧技,但绝不能学朱四郎这里的风气,和他那些邪门歪道的理念……”

  胡惟庸看看吕本,点点头。

  若是全学朱四郎,岂不是变成了朱四郎?

  真如此,恐怕到时候军心民心都不愿将矛头对准朱四郎,还如何报仇雪恨。

  ……

  吕氏下榻的房间。

  吕氏沐浴出来。

  见朱允炆闷闷不乐坐在窗前,盯着院子外面,顺着朱允炆视线看去,就见祈婳、雍鸣、朱玉秀、朱允熥一群孩子,在别院外面玩弹弹珠。

  吕氏摸了摸朱允炆脑后。

  朱允炆被惊动,扭头,“娘。”

  吕氏笑笑,反问:“怎么不去外面和大家一起玩儿,坐船不舒服吗?”

  朱允炆摇摇头,“娘,你们不是说,四叔的东番很落后嘛,四叔开发东番才几年,怎么给孩儿的感觉,比咱们大明都繁荣?”

  那种还未参观,但已展露威力,几发弹丸,便将一艘大船击沉的岸防炮。

  还有那种光滑坚硬的水泥。

  ……

  东番的一切都处处透露着闻所未闻的冲击。

  “将来,四叔的燕藩,会不会超过咱们大明,超过父亲?还有休息好后,才带咱们去参观的工坊,是不是还有更令人震惊的存在?”

  朱允炆霜打了茄子般,低下头。

  吕氏顿时明白了。

  笑着摸了摸朱允炆脑袋,在对面坐下,语重心长道:“你皇祖父都来了,这些技术,咱们肯定要学习的,咱们大明有广袤的疆土,无数的人力物力,一旦咱们学会了,咱们很快就能反超伱四叔……”

  朱允炆听着,缓缓抬头,眼中渐渐出现亮光。

  ……

  朱元璋、马秀英所在主宅。

  书房。

  蓝玉屁股下,好像粘了钉子,坐卧不宁。

  汤和、李善长、沐英、耿炳文等老臣也位列其中,等朱元璋沐浴结束。

  汤和瞥了眼蓝玉,没好气笑骂:“你坐不住就出去!都多大年纪了,还这么急急燥燥。”

  众人齐齐看向蓝玉。

  蓝玉丝毫不生气,视线环顾众人,最后落在汤和身上,起身,苦笑:“二哥,你们就真的不急切吗?这还没看多少呢,你们看看燕王展示出来的东西!”

  “工坊区咱们还没参观呢,光是岸防炮和水泥,就足够让人震惊了。”

  “要是有水泥,我就能利用阴山取之不尽的石头,沿着阴山山脉,建筑堡垒,同时在示范区重点位置,修建城池,无论是对于防守,还是将来逐步向阴山以北蚕食,都有无穷尽的好处!”

  ……

  “可现在,咱们要首先想想,燕王燕藩掌握的这些技术,咱们能不能得到!”

  汤和脸上笑容消失。

  其实,他们这群人默契聚集在陛下书房,等着陛下。

  说到底,都是看到了老四燕藩这些技术,对于大明的价值。

  同时,也都明白,今时与往日不同了。

  哼!

  微哼声从外面传入,“咱们拿到这些技术,你们确定,咱们真的能很好的利用吗?”

  听闻门外传入的声音,众人纷纷起身。

  朱元璋走入刹那,齐齐行礼,“拜见陛下。”

  朱元璋摆了摆手,在书案后落座,等众人坐下后,重复道:“还是刚才那句话,咱们得到这些技术,能像东番这样,很好的利用,把技术的价值发挥到极致?”

  “你们说说,为什么这些技术,出现在老四的东番,而没有出现在咱们大明?”

  “是咱们大明的能人巧匠没有老四燕藩多吗?”

  “为什么,燕藩仅靠从福建江浙等地,招揽的万余名各种匠人,就能不断涌现这么多新东西,而咱们大明,匠人有多少?为何却无法做出这些成绩?这其中的原因,你们想过吗?”

  “老四麾下的文官,为首的蒋进忠资质恐怕也就是中平,甚至是中下,为何他们到了东番后,就有这么大转变,协助老四,把东番治理的井井有条,而朝廷那么多更聪明的官员,却比不上一群中平、乃至中下之姿的人?”

  ……

  朱元璋一连串发问。

  汤和、李善长微微点头。

  陛下已经意识到问题的关键了。

  蓝玉等人陷入沉默,默默琢磨。

  “技术的问题,咱会去想办法,你们能来这里,就证明,你们比那些只知道仇视老四的人强多了,接下来参观,你们就好好看,仔细看,认真看,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一样的人,在咱们中原做不出成果,可来了东番却能!”

  据他了解。

  老四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很小。

  岸防炮、还有尚未见过的高炉,都是老四在大明北征期间,东番的匠人搞出来的。

  而这些匠人,以前就是大明人!

  尚未去工坊区参观。

  但他肯定。

  老四这里,一定有什么和大明不同。

  一样的种子,只有土壤、气候不一样,收成才会不同。

  他是不懂什么技术、工业。

  但他懂种地。

  在他看来,这技术、工业应该和种地一样。

  ……

  朱元璋休息了三天。

  期间,朱棣带着朱元璋等人在鸡笼屿海湾内,随意走访了百姓家、商行。

  并且在海滩上办了一场篝火烟花晚会。

  惬意休整三天。

  第四天,众人早早收拾。

  王美人房间,王美人一边为朱标整理衣着,一边柔和宽慰:“太子爷,妾不懂其他的,但妾知道,即便是民间百姓家的兄弟,成家立业分家后,也分彼此,燕王虽然不懂事,无法体会太子爷一片良苦用心,可燕王出海,自立燕藩,本质上,就是和咱们大明分家了,和其他王爷不同了……”

  看了燕藩后。

  她打心底里觉得,即便燕藩做的有些过分了。

  太子爷对燕藩最好还是不要撕破脸皮。

  按照民间分家的兄弟一样相处就行了。

  真的有困难是,可以搭把手。

  如果是日常相处,亲兄弟明算账,谁也不欠谁,也挺好的。

  朱标伸手捏捏王美人脸颊,笑道:“孤知道了,孤已经调整好了。”

  “你以前不是说,想让允熞跟着老四学吗?还有没有这个想法,孤相信,这个要求,老四身为允熞四叔,不会拒绝的,你若还有这个想法,孤来和老四说。”

  王美人含笑摇摇头,“太子爷,妾就是嘴上说,妾没有太子妃姐姐的本事,妾想到允熞留在这么远的地方,恐怕睡都睡不着。”

  其实,她的确想让允熞和这个小叔子学。

  来时,也的确有这个想法。

  可现在情况变了。

  她不想让太子爷去求燕王。

  允熞也就是个普通皇孙,不需要多么有才能,只要老老实实不去妄想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这辈子,荣华富贵,养尊处优肯定少不了。

  即便如此,回到高丽母国。

  他的父王、王兄也得高高捧着。

  这就足够了。

  没必要让太子爷为了允熞,去对燕王低声下气。

  ……

  朱元璋院子外。

  朱棣、朱樉一群兄弟等着。

  朱樉揽着朱棣肩膀,笑问:“老四,你给我们提供的顾问团呢?答应我们的火铳、火炮呢!”

  闻言,朱棡、朱橚、朱梓等人也纷纷开口。

  “四哥,你可不能食言而肥啊!”

  “四哥,朝廷匠作监的制作速度太慢了,还要装配朝廷军队,轮到我们,真得等到猴年马月了,我们现在可就指望着四哥了,这次,我把购置的钱都带来了!”

  “老十一,好你个鸡贼的小子!你带钱,怎么没和兄弟们商量?”

  ……

  朱棣瞧着众人从讨伐他,瞬间转为讨伐老十一,顿时笑了。

  “放心吧,虽然这次扩编四个混成协,把储藏下来的来福铳,我都基本装备了,不过给我一两年时间,保证陆陆续续把你们所需的火铳、火炮给你们送去,你们先确定一下顺序,整编顾问团会和装备一起去,先装备,顾问团先帮你们训练。”

  “我看还是先从我们这些塞王开始吧。”朱樉看着弟弟们,“二哥可不是以大欺小,实在是我们最需要尽快整编,装配。”

  “对对对,先从我们这些北方塞王开始吧。”

  “二哥,你脸皮可真厚,北征之后,你们这些塞王,短时间内,还有仗可打吗?”

  ……

  “聊什么呢,聊得这么高兴?”

  爽朗声从里面传来。

  争论热闹的兄弟们忙转身,循声看去……

  朱元璋、马秀英、朱标带着一群家眷,联袂走出来。

  “拜见父皇。”

  朱棣一群兄弟给朱元璋请安后。

  朱棣笑着解释,“二哥他们想从孩儿这里购置来福铳和火炮,顺便想让孩儿给他们派几个编练顾问团,他们正在争论谁先谁后。”

  朱元璋看向朱樉等人,笑道:“从大到小吧。”

  老二老三他们,马上要接受大批武勋心腹兵马。

  趁机以编练新军的名义,直接让老四派出的顾问团整编了,就能很大程度,切割这些兵马和武勋之间的联系。

  这是好事。

  朱樉顿时高兴道:“父皇英明!”

  哼!

  朱元璋哼了声。

  看向朱棣,“百官到了吗?”

  “到了,已经在王府外宅等着了。”

  “那就走吧,去你的工坊区看看。”

  在朱棣陪同下,朱元璋和百官汇合后,前往工坊区。

  工坊区坐落在鸡笼屿西南深处,鸡笼河谷两侧。

  ……

  “父皇,整个工坊区沿河谷两侧,占地将近百亩,现在开发使用的大概只有五十亩左右,河谷北边主要是火药工坊,冶铁工坊、铸炮坊、铸铳坊主要集中在河谷南岸,火药坊由于安全性要求很高,而且也十分容易发生危险,所以暂时单独设置在北岸,咱们先去南岸……”

  朱棣边走边给众人,先大体介绍工坊分部情况。

  朱元璋等人听的认真。

  大约半个时辰徒步路程后。

  叮叮当当声,隐约传入耳中。

  一座巨大工坊,映入众人眼帘。

  朱棣指着工坊介绍:“父皇,前面是水锤坊,就是咱们在福建看过的,福建的水锤坊技术,就是照搬这里,现在水锤坊有两个区,一个区主要负责对铁胚进行各种锻造,有的直接锻造成铁皮,制作高炉,有的用来制作炮管或者铳管……”

  高炉内直接练出来的生铁,太脆,延展性不够好。

  烧红锻造的过程中,把生铁中,过多的碳燃烧、挤压出来。

  经过锻造的铁,其实就是钢。

  只不过是,被称之为锻铁罢了。

  匠人们已经掌握了冶炼熟铁的办法。

  就是把第一次练出来的生铁,回炉重新融化,在融化过程中,不断用风箱,往高炉内吹送空气。

  请收藏本站:https://www.dddi.cc。顶点小说手机版:https://m.dddi.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