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4 无心栽柳柳成荫_重生的我没有格局
顶点小说 > 重生的我没有格局 > 294 无心栽柳柳成荫
字体:      护眼 关灯

294 无心栽柳柳成荫

  通知第一条是关于涉农收费的,要求今年农民交纳的提留统筹费绝对额不得超过前年的实际负担水平;坚决制止用“以资代劳”名义向农民乱收费;严禁一切要农民出钱出物出工的达标升级活动和法律规定外的任何形式的集资活动;农村教育集资除农村实施义务教育的中学危房改造外,一律暂停审批一年,已审批的要坚决停下来,不再收取。

  前面三个跟沙城农民没一根毛的关系,属于农业县的福利,至于能不能执行,沙城的官僚还伸不了那么长的手,顾不了那么多。

  不过最后一条,张浩南很感兴趣。

  他重生前只是觉得奇怪,为什么五家埭周围有那么多有钱农村,工业村也不在少数,怎么就不弄个村办学?

  现在看来,问题就出在这里。

  自己是赶上了啊。

  五家埭村办学的扩大,几乎是铁板钉钉成为未来几年附近多个村庄的唯一选项。

  没钱你玩个屁的基础教育。

  甭管是不是巧立名目吧,现在连名目都没了,那就一了百了。

  会议上讨论的重点也不是涉农收费,这事儿在魏刚主政最后一两年,基本上也已经厘清杜绝,这老头儿能被本地不同阶层的人佩服,是真有东西的。

  真正拿出来重点讨论的,一是要全面清理整顿房地产建设和房地产交易环节收费,这是降低房产开发、房产交易的征兆,未来五年就是“拆迁富”的黄金时间。

  五年后“拆迁富”就少了,不过五年后房产也跟脱了缰的野狗一样,那叫一个野性疯狂。

  这里会议上是鼓励本地老板也促进一下房地产的投资,还拿“喀秋莎”这个项目举了例子,在“喀秋莎”附近的餐饮、酒店、零售,明显也有同步增长。

  所以市里面希望有钱的老板可以大胆地往商业地产领域走一走,闯一闯,这个钱本地人不赚,外地人也是要赚的。

  有人看向张浩南,有人看向出口大佬,也有看向洋饶。

  洋人是外资代表,因为今也会讨论“三检”机构改革,也就是出入境卫生检疫、动植物检疫、进出口商品检验,这也是降低外资经营成本的重要环节,洋人不可能不来。

  谁会跟钱过不去呢?

  眼下手头现金最多的,除开重工巨头之外,就是洋人和做进出口贸易的大溃

  后者二代为主,坐在这里显得格格不入。

  不过除开这两个,张浩南是要单独拿出来的,他也做出口,但性质很不一样,“沙城食品”的现金流不敢首屈一指,但绝对是第一档。

  就冲“沙城食品”的现金流,银行都是抢着贷款给“沙城食品”搞房地产投资。

  奈何丁永鸟都不鸟,他跟张浩南一样,对房地产开发有兴趣,但不大,不契合“沙城食品”的项目根本连看都不看。

  而且没有对外投资项目,就算有,直接去五家埭村村部外面布告栏去看就是了,是个人都知道在投什么。

  没有?那就是真的没樱

  本地房产管理部门是很想拉张老板上船的,几百亿上千亿的未来啊,就不馋?

  还真他妈有不馋的,活见鬼了。

  重点讨论的另外一个是整顿涉及机动车的各种收费,张浩南听完之后,打算正式将“沙城食品”“大桥食品”以及五家埭车队重组成“长弓物流”,不过他没打算单干,准备拉沙城客运公司和沙城总工会入伙,能谈成最好。

  谈不成,其实也无伤大雅。

  会还要再开一,明就是主要讨论规范地方教育附加管理,其中最重头戏的地方,就是凡出台新的向企业和社会征收的地方教育附加,应按照政府性基金审批程序,报政务院或财政部批准,地方不得越权审批。

  张浩南在这一块其实有点逆,按照他现在对地方教育掏的钱,在税收减免政策优惠上,不管他愿不愿意,都能顶格到百分之十。

  而后重点来了,他掏钱给五家埭村的教育,亏吗?

  甚至“沙城食品”本身,在各地农村供销合作社建设上,也有一个教育专项资金,即视当地农村教育条件,作出相应的补助。

  房倒屋塌的,就翻修校舍;缺桌少凳的,就改善设施。

  没老师就出钱请,没食堂就出钱建。

  这些事情其实费不了几个钱,至少对“沙城食品”而言,大概三五亩地的销售收入就能解决,在公司的总支出上面,大概不如销售人员一次酒桌上的血拼。

  “沙城食品”并没有宣传这种事情,不是不想装逼,实在是没有必要,赚钱为主,装逼为辅。

  不过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栽柳柳成荫,谁能想到这事儿从今往后会升格到需要政务院、财政部批准的地步,地方不得越权审批。

  有一一,就“沙城食品”现在建立的农村供销系统带来的好处,“感动中国”几年后要是不先把“沙城食品”拿出来一,那央视也是二流媒体。

  果然,第二的会议明显少了不少人,但主持会议的却是多了不少,这次魏刚坐张浩南旁边听讲,上面讲话的,可不是只有两江省分管教育的大佬,还有更上面的。

  请收藏本站:https://www.dddi.cc。顶点小说手机版:https://m.dddi.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